超高茬麥田套稻是指在小麥灌漿中后期,將處理后的稻種直接撒播到麥田地表,發芽出苗后麥稻共生。收麥時留茬20—30厘米自然豎立,脫粒后的麥稈就地撒開或就地埋入墑溝,任其在稻作其間自然腐解還田的一種種稻技術。
超高茬麥田套稻一項技術,同時有助于解決稻麥兩熟地區“秸稈禁燒、耕地培肥、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四大難題,出更符合國家關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需求,是一項優于國內外同類技術的我國自主創新成果。超高茬麥田套稻有如下七方面的好處:
(一)節約油耗每畝2—2.3公斤。種稻無需耕地整地,每畝節約柴油2公斤左右。如全縣推廣10萬畝,年節約油耗200噸。
(二)節約用地提高夏種指數10%。超高茬麥田套稻不用任何秧田,以提高夏種指數10%計算,如全縣推廣10萬畝,每年可多種小麥1萬畝,年多產糧食4000噸。
(三)節約氮肥20%左右。每畝節約化學純氮3.8公斤左右,如全縣推廣10萬畝,年節約純氮380噸。此外,有效地減少了化肥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稻米食用安全性。
(四)節約用工每畝2—4個。與常規稻作相比,減少農事作業工序,每畝省工2—4個,尤其是適應了農村“三八六0部隊”務農和規模種糧大戶的現實與未來需求。如全縣推廣10萬畝,可轉移農忙勞動力30萬個左右,推動農村青壯勞動力轉移和農業結構調整創收。
(五)節約農本每畝150元左右。種稻不育秧、不栽秧、不耕整地,農民種糧實現直接增收每畝150元左右。如全縣推廣10萬畝,可使農民直接增收1500萬元,轉移勞動力間接增收2000萬元。
(六)節約秸稈資源循環利用每畝400—500公斤。農民自覺自愿不燒秸稈,每公斤小麥可產1.1——1.3公斤秸稈,以小麥畝產300—400公斤計算,全量秸稈還田循環利用每畝達400—500公斤,連續3年還田使耕地有機質上升0.21—0.28個百分點,同時可提高稻米食用品質。
(七)病害少。超高茬麥田套稻基本沒有條紋葉枯病的發生,紋枯病、胡麻斑病也少于育秧移栽稻。一是可以減少用藥少投資,二是生長健壯米質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