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李彬問:大豆生長后期如何管理?
市種子管理站農技推廣研究員王繼發答:
一、調控干濕度。大豆鼓粒期對水分反應敏感。因此,當土壤水分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時應及時灌溉;成熟時水分不宜過大,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65%即可,
二、拔除大草。到了大豆生長中后期,以前鋤草遺漏的雜草瘋長成大草,而且氣溫高、濕度大,生長很快,與大豆爭水爭肥,影響光合作用,必須在草子形成前拔除,使田間干凈,促進大豆后期生育。
三、葉面追肥。
鼓粒期可用0.5千克尿素、1~1.5千克過磷酸鈣溶于50千克水中,于下午4點后噴施于葉背面,以延緩葉片衰老,促進鼓粒。 四、放秋壟。
大豆生長中后期除拔凈苗間雜草外,壟溝內的雜草應注意鏟除,把壟臺放下來,有利于機械收獲,減少田間損失。
五、噴施微量元素。大豆進入結莢、鼓粒期后,根系活力逐漸衰退,吸肥能力減弱,此時采取葉面補肥的措施,可彌補結莢鼓粒期的營養不足,減少落花落莢,提高產量,改進品質??筛鶕蠖共煌彼匕Y狀,選擇噴施相應的微量元素。
六、及時治蟲。8月份是防治豆莢螟、食心蟲、棉鈴蟲的關鍵時期,可用殺螟松粉防治,成蟲高峰期用敵敵畏熏殺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