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编l村振興的靈魂是文化振興。??
在龍都濮陽的廣袤大地上,一個個擁有文化記憶的古老村莊,正迎風沐雨,煥發勃勃生機,自身特色日益彰顯,承載著外出游子美麗的鄉愁和無盡的鄉思。??
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起來的一個又一個文化產業,不僅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更為群眾鋪就了一條走向富足生活的康莊大道。??
龍舟賽、舞龍舞獅大賽、鄉村梨園春,一場場各具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讓群眾變成了活動的主角,越來越多的“草根明星”脫穎而出,鄉村文化振興從萌芽破繭逐漸化蝶起舞……??
近年來,我市通過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推動鄉土文化不斷繁榮發展,廣大鄉村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有內涵,廣大群眾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越來越紅火。
?
?
重建鄉土文化 把鄉愁留下來??
南樂縣城關鎮郭莊村,是遠近聞名的“燈籠小鎮”。據傳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村里就有了制作燈籠的手藝。目前,村民們依靠制作燈籠走上了致富之路。??
郭莊村是全國文明村,村里有風景秀麗的明湖,立于觀賞亭中,生態水系景觀盡入眼底。村里的硬化、綠化、凈化、亮化、美化也令人稱贊。郭莊村還持續開展“曬”家風、“亮”黨風活動,舉辦“好公婆”“好媳婦”“優秀黨員”評選活動和廣場舞、籃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引導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像郭莊村這樣的全國文明村鎮,目前我市共有12個。此外,我市還有省級文明村鎮11個、市級文明村鎮277個、縣級文明村鎮525個,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創建比例達到28%。??
我市有300余萬人居住在廣大農村,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為提升全市人民整體文明素質不可或缺的一環。??
20世紀80年代,建市之初,我市就把文明村鎮創建納入“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以“四無一凈”為目標,大力開展農村綜合治理活動。
?
?
20世紀90年代,我市全面開展“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三戶一村”評選等活動,并組織圖書報刊、電影、電視、戲劇和科技等文化下鄉活動,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2010年以來,我市組織全市500余個國家級、省級、市級文明單位與203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開展城鄉結對共建活動,開展農村清潔家園行動,圍繞“通、凈、綠、亮、文”目標,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6月3日,記者走進臺前縣后方鄉王樓村,在這里,可以聽老人講講嘉慶年間翰林學士王遇泉的故事,感受中華傳統的治學、修身、齊家、處世之道。在百年古槐下許一個愿,農耕民俗館里推一下舊石磨,女紅坊里看一下舊織布機,靜靜感受傳統的農家生活與精神家園。這里的每一條小巷、每一個角落,都展現出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氣息,喚起人們記憶深處的鄉愁。??
“有了這些,在外的游子回到家鄉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他們綿延不斷的鄉愁就有了寄托?!焙蠓洁l黨委副書記齊躍民表示。??
弘揚破舊立新 讓鄉風純起來??
3月24日,范縣楊集鄉西桑莊村村民尹雪亭嫁女兒,因他們家嫁姑娘“零彩禮”,縣委書記王秋芳登門“送禮”,為他們送去了“文明家庭”獎牌和“知書達理好家庭移風易俗新標兵”匾額,在全縣掀起了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活動熱潮。??
婚喪禮俗改革關乎脫貧攻堅,關乎鄉村振興,關乎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中指出,要旗幟鮮明反對天價彩禮,旗幟鮮明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抵制封建迷信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2016年11月,全國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我市迅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強力推動移風易俗和婚喪禮俗改革。??
2016年12月,臺前縣在全國率先出臺了《臺前縣農村紅白事參照標準指導意見》,大力推廣“彩禮不超6萬元、酒席莫超300元”、白事簡辦“不擺酒席、一碗菜全覆蓋”等措施,在全國上下引起廣泛關注。??
隨后,各縣區均出臺了參照標準,將移風易俗工作列入年度綜合考核內容,列入文明鄉鎮、文明村、五星級文明戶創建標準,加強督導檢查和評比獎懲。自2016年11月起至2019年1月底,我市2000余個行政村制訂了《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蔽沂蟹e極引導黨員領導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及時對有婚喪事大操大辦苗頭的黨員干部進行說服教育,對觸犯“紅杠杠”的黨員干部進行問責。近年來,我市有25名黨員干部因辦理紅白事被約談、責令整改,有3人被行政問責。??
推動移風易俗,群眾都說好。2017年,臺前縣清水河鄉南葛村村民王效軍家孩子結婚。說起推進婚喪禮俗改革帶來的好處,王效軍十分激動:“自從有了新標準,俺孩兒的婚事總共花費不到4萬元,不用再四處借錢了!”??
由于工作突出,我市先后于2017年和2019年1月22日,兩次在全省移風易俗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發展文化產業 讓村民富起來??
今年“五一”假期,東北莊雜技文化旅游景區又火了一把:短短4天,共接待游客41.8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5%以上,帶動旅游消費7394萬元。??
東北莊之所以火爆,源于它是遠近聞名的“中國雜技之鄉”。景區里有中原雜技博物館、雜技故里文化街、雜技小院,既能讓你了解雜技的歷史,又能一飽眼福,欣賞到雜技藝人的絕活。??
在我市,像東北莊這樣成功依靠文化優勢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還有很多——??
濮陽縣依靠張姓發源地優勢,大力發掘姓氏文化,將全球張姓華人的目光聚到了一起。一年一度的張姓宗親聯誼活動,大大提高了濮陽的知名度。
?
??
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依靠紅色革命文化,將自己打造成全國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一流的紅色旅游景區。??
南樂縣依靠倉頡文化和倉頡廟會,成功拉動了當地的旅游、美食、運輸等行業蓬勃發展。??
范縣辛莊鎮毛樓村,依托黃河形成的壯美自然風光,開發生態旅游,建成黃河生態旅游區,引爆了鄉村游……一個又一個閃亮的文化品牌,為當地發展文化產業奠定了基礎。
?
我市廣大農村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文化遺產較多,且絕大部分位于鄉村,利用開發潛力巨大。 ?
近年來,我市依托各地不同的文化資源,加大對歷史古城、革命根據地遺址、名人故居等的保護、挖掘力度,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農村手工藝產業,加快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下一步,我市將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扶持、投入拉動、大企業帶動、市場集聚等措施,大力實施特色手工藝產業帶動戰略,重點扶持麥稈剪貼、草辮技藝等具有濮陽地域特色的優勢項目,推動“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工貿結合”,逐步形成具有競爭優勢和地方特色的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
爭取到2022年,建起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業突出、產業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村特色文化產品集聚區,形成產業集聚、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
舉辦文化活動 讓群眾嗨起來?
5月21日,南樂縣2019年度廣場舞大賽海選活動圓滿結束,全縣12個鄉鎮的228支隊伍近5000人參加海選。這已是該縣舉辦的第六屆廣場舞大賽。這些參賽人員,全部是來自各鄉村的群眾。跳舞的婦女們表示:每天干完活跳跳舞,活動活動筋骨,精神可好,心情也舒暢。??
市委七屆十次全會明確指出,要讓農民精神文化活動更豐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農民樂于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讓農民從物質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過紅火。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群眾文化工作,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市委書記宋殿宇等市領導要求把群眾文化活動當作凝聚人心、鼓舞民心的民心工程,組織好、開展好。??
在統籌協調、精心組織下,我市各縣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并形成了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濮陽縣的“鄉村藝術大賽”,以農民才藝大賽為主要形式,通過縣鄉兩級比賽,評選出一批在文藝表演方面有特長的骨干。南樂縣著力打造“周末激情廣場”“跟我學吧”“關愛有家”“梨園新韻”戲曲大賽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范縣精心設計品牌活動,民俗文化節、“嗩吶王”大賽、“2131”電影惠民等系列活動,引起群眾強烈反響。臺前縣舉辦民間藝術展演、戲曲專場演出等文化活動。2018年,臺前縣各鄉鎮、各行政村共舉辦特色文化活動100余場……??
一場場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既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為確保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好、見成效,我市狠抓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專門制訂年度培訓計劃,精心組織、動員全市文藝專家和特長人才在雜技魔術、民間絕活、書法繪畫、武術健身等方面開展學、教活動。僅2018年,全市市、縣、鄉、村四級就開展各類“教你一招”培訓班1200余期,培訓群眾15萬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記者 楊光 段利梅 僧少琴 黃立 文/圖)??
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面子”上,更要發掘和培育以百姓文化需求為導向的鄉村文化,用文化精髓守住鄉村振興的靈魂,不斷推動鄉土文化繁榮發展,為鄉村振興引來源頭活水。??
我市是一個新興城市,也是一個農業城市,我市有300余萬人居住在廣大農村。他們能不能脫貧、能不能致富、生活得怎么樣,直接影響了我市整個發展水平。??
值得慶幸的是,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努力增加群眾物質收入的同時,堅持不懈狠抓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深入各縣區采訪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群眾在文化廣場上健身休閑,或聽唱戲,或看電影。人們臉上開心滿足的笑容,讓人深深體會到了廣大群眾生活的幸福。??
當然,目前我市在鄉村文化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基層文化人才還比較匱乏、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還有待改進……??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鑄魂工程。我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經過補短板、強弱項,精神文明建設必將充分發揮其凝聚人心、提振精神、鼓舞士氣的作用,在鄉村振興之路上起到巨大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