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東與西之間存在資源稟賦差異,先發優勢和后發優勢的區別,關鍵在于因地制宜
?
上下游之間不是簡單的產業轉移,而是互補與共構,比如研發在余杭,生產在柯城,就是一種產業共構的模式;當然,也可以研發在柯城,生產在余杭,比如余杭缺乏、但柯城有基礎的新材料產業
?
?
錢塘江,浙江省第一大河,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
錢塘江上游,自浙江省衢州市流出。衢州是浙西生態屏障,生態環境優美。長三角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就在衢州市開化縣境內。但衢州,也是浙江省發展相對落后地區之一。
?
錢塘江下游,出杭州灣匯入東海。這里經濟發達,環杭州灣經濟區是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一環。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目標是,灣區經濟總量到2022年超過6萬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浙江。
?
一山一海(“山”主要指以浙西南山區和舟山海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敝饕秆睾0l達地區),一西一東,如何消除區域間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落差?
?
早在2003年,浙江省就提出面向未來要進一步發揮八個方面優勢、推進八個方面舉措的“八八戰略”。而進一步發揮山海資源優勢,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是“八八戰略”的內容之一。
?
我住錢江頭,你住錢江尾,兩家共飲一江水。上游想對下游說些什么?下游又想對上游說些什么?
?
初夏時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強化東西部協作扶貧的新時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圍繞協調發展的話題,沿錢江源一路而下,直到下游環杭州灣的寧波、嘉興、舟山等地,記錄了一場山呼海應、攜手共贏的“隔空對話”。
?
?
話題一:生態守護?
永遠不能讓“守綠者”吃虧
?
“對那些犧牲發展速度而長期守護一江清水的上游,我們要有感恩之情。通過山海協作對這些地區進行反哺,是協調發展的大局需要?!?/span>
?
“嚴禁亂砍濫伐”“垃圾實行源頭分類、減量處理”“履行河道、村道保潔責任”……開化縣音坑鄉下淤村的《村規民約》中,生態衛生家園建設被作為專門一章寫入其中。
?
下淤村地處馬金溪畔,溪水自浙皖贛三省交界處的蓮花尖而下匯入,成就了這一錢塘江上游的主要河段。
?
當了17年村黨支部書記的葉志廷清楚地記得,自己剛上任時,建筑市場火爆,馬金溪河砂又好,不少外地人到這里采砂。
?
看到河道生態一點點惡化,葉志廷帶著村兩委決定廢止村里以前簽的采砂協議,為此還和對方對簿公堂。最后,下淤村輸了官司,但村集體出錢補償,艱難終止了河道采砂。
?
“當年沒想那么遠,只是覺得我們生長在這里,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資源毀了?!比~志廷說,“現在我想告訴下游的人們,請他們放心,這片綠,我們會永遠守下去,而且守來了人氣,守出了產業”。
?
生態的改善,帶動了下淤村農旅產業的興旺。葉志廷上任時全村人均收入兩三千元、村集體負債;去年人均收入2.45萬元、集體積累超過600萬元。
?
長期做規劃工作的音坑鄉干部沈茂仲說,隨著“河長制”“巡河隊”制度不斷完善,自己兒時記憶中的電魚、毒魚現象已銷聲匿跡??h環保部門監測數據顯示,開化出境水近百分之百達到一類、二類。
?
下游的人,是如何看待上游“守綠者”們呢?
?
在杭州灣北岸的嘉興市嘉善縣,長期在工業經濟部門工作的退休干部顧富林,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有切身體會:“我們這里主要是河道水,且絕大部分是過境水。上游水質如何,直接關乎這里的水環境質量。對那些犧牲發展速度而長期守護一江清水的上游,我們要有感恩之情。通過山海協作對這些地區進行反哺,是協調發展的大局需要?!?/span>
?
“永遠不能讓守綠者吃虧?!睂幉ǚ罨瘏^滕頭村黨委書記傅平均說,山與海、東與西之間存在資源稟賦差異,先發優勢和后發優勢的區別,關鍵在于因地制宜?!半^村人均純收入6.35萬元,還獲得過聯合國評定的環境保護類榮譽。我想把滕頭村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經驗送給上游,希望他們宜農則農,宜游則游,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span>
?
舟山市發改委副主任張翼表示了相同的觀點,他想對上游地區說,區域協調發展中無論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找到適合自身的路徑。
?
話題二:產業嫁接
上下游是互補與共構
?
寧波地處錢塘江下游,經濟外向度高、體量大,有港口資源優勢,但發展受到土地指標限制,而衢州等浙西欠發達地區,可以發揮土地資源優勢,解決東部發展中土地空間的限制
?
馬金溪在常山縣匯入常山港,流至衢州市區、龍游縣后被稱作衢江。
?
衢州市柯城區同錢塘江下游的余杭是山海協作對口地區。兩地的山海協作產業園規劃總面積6.42平方公里,園區主導產業定位是功能性新材料產業、智能制造產業、環??萍籍a業等。
?
園區管委會主任黃宏瞻兼柯城區委常委、副區長,他說,余杭經濟發達,但產業空間不足;柯城則有比較充足的土地要素資源,可以承接余杭的產業。
?
“但在我看來,上下游之間不是簡單的產業轉移,而是互補與共構,比如研發在余杭,生產在柯城,就是一種產業共構的模式;當然,也可以研發在柯城,生產在余杭,比如余杭缺乏、但柯城有基礎的新材料產業?!秉S宏瞻說,“現在看是高地和低地,但最終結果一定是高地和高地,攜手共贏?!?/span>
?
在龍游縣同寧波鎮海結對的山海協作產業園,園區辦公室主任張峰說,目前園區內尚沒有從鎮海轉移過來的產業。主要原因是鎮海產業或出口外銷居多,或是石化工業,這種產業的特殊性和龍游結合度不高。龍游作為錢塘江上游,在環保要求上更高。
?
目前,龍游與鎮海的合作方式是共同招商,鎮海拿出項目信息庫與龍游共享。前不久,有個新型材料項目原本擬在鎮海落戶,后來就選在了龍游。
?
對于產業方面的協同,下游的地區又有什么樣的想法呢?
?
寧波市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副局長葉文濤認為,上下游需要資源互補。寧波地處錢塘江下游,經濟外向度高、體量大,有港口資源優勢,但發展受到土地指標限制,而衢州等浙西欠發達地區,可以發揮土地資源優勢,解決東部發展中土地空間的限制。
?
“幾年前,寧波投入上百億元,在衢州三個區縣都設立了產業園,大批制造業企業落戶衢州,衢州給我們解決了18萬畝土地指標?!比~文濤說,通過土地指標的騰挪,衢州為寧波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有了寧波注入的資金,當地產業迅速崛起,解決了勞動力就業等問題。
?
?
話題三:造血能力?
欠發達地區需變新的經濟增長點
?
衢州不少地方發展農村電商、民宿,但苦于缺乏創意宣傳,有時叫好不叫座,下游地區要把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方式帶過去,幫助上游一起策劃推進
?
開化縣村頭鎮大黃山村茂林修竹,風景秀麗,村里的鉛鋅礦關停了,多年前村口堆著的被砍伐下來的木頭不見了,現在代以之竹海旅游、茶葉銷售等生態農旅融合的產業,但村里仍有些冷清,造血能力的形成遇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
?
在村中心廣場上,《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見到了村民王彩媛。據她介紹,村里開了兩三戶農家樂,但客人較少?!艾F在很閑,沒什么事情可做,希望發達地區能有人幫我們吆喝一下大黃山村的美景、茶葉,讓大城市里的人知道?!?/span>
?
龍游縣詹家鎮浦山村早年同寧波奉化、杭州蕭山等地對口協作后,獲得了包括村小學、道路等基礎設施改造資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變。不過,村黨支部書記雷土榮不再滿足于眼下,而是想辦法打造發展內生動力。
?
2017年,村里在荒山上整理出220畝土地,在浙江省林科院幫助下,采取“公司+集體+農戶”的方式種植美國薄皮核桃。樹栽下后,今年沒有急著摘果,而是立足于保苗,讓根長實。他測算過,四年后,這220畝地差不多有150萬元收入。
?
“從去年開始,我們加大村集體創收力度,我想向幫助過我們的下游發達地區說,浦山村不能總靠向人家要錢過日子!”雷土榮說。村里還把土地流轉給了附近的龍游花海、姑蔑城生態園項目,村民可以到這些景區就業。
?
如何提升欠發達地區的造血能力,也是下游一直考慮的事。
?
“再好的風景也需要策劃包裝?!睂幉ㄊ薪洕献髋c投資促進局投資合作二處處長史克清說,衢州不少地方發展農村電商、民宿,但苦于缺乏創意宣傳,有時叫好不叫座,下游地區要把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方式帶過去,幫助上游一起策劃推進。
?
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9年居全球第一,現在一天的貨物吞吐量就超過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一年的貨物吞吐量。
?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說,海河聯運或能從更大空間提高欠發達地區的造血能力。浙江省海港集團成立內河公司,投資參與龍游內河碼頭建設,將會有效拉動當地經濟。
?
“另外,高速公路集裝箱卡車擁堵、污染大,海鐵聯運能緩解道路壓力、降低成本,也是重要增長極?!笔Y偉說。寧波舟山港去年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4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0%,主要以浙江省內業務為主,而省內業務大部分來自浙江中西部。
?
曾在衢州“無水港”擔任過總經理的寧波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干部勵進也認為,無水港正給上游帶來機會。多年前,寧波港就與衢州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無水港”,把寧波海港口岸功能內移,與寧波港實現海運直通關。2017年衢州通過實施海鐵聯運,就實現了140萬元盈利。
?
?
評論
?
用“釘釘子”精神唱好“協作曲”
?
在中國,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是一個明顯的特征。即便在浙江省內,當地政府在大力推進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高度關注內陸山區、海島等欠發達地區發展問題。
?
山海協作工程是浙江省為了推動浙西南山區和舟山海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實現全省區域協調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從15年前第一次提出到現在,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用“釘釘子”的精神把一項得民心、惠民生的工程扎實推進,一錘一錘“釘”到底。
?
從綠水青山的浙西山城,到經濟發達的杭州灣,一條錢塘江把衢州和杭州緊緊相連,而一個發軔于本世紀初的重大決策,更將兩地命運牢牢相扣,實現了15年的“山海結盟”。
?
這15年的“聯姻”中,雙方在產業合作、資源共享、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據統計最近5年來,杭衢共簽訂協作項目達到265個,到位資金一共307億元。
?
實施山海協作工程讓衢州脫下了“欠發達地區”的帽子,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15年間,“山”開始脫貧發展,“?!苯铏C優化升級。
?
2017年12月29日,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大港;長三角“黃金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平均每3秒就有一輛汽車駛入,通車10年,超過1.2億輛次汽車從此橫跨海面……今天的浙江港通天下,海洋經濟的新動能勃發。
?
時代車輪不斷向前,這意味著“釘釘子”也要及時調整和完善,順應時代發展。山海協作新空間在哪里?浙江給出的答案是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升級”二字體現在深度、精準度、高效上。
?
山海協作工程并非簡單的“富幫窮”,而是首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把“山”這邊的資源、勞動力、生態等優勢與“?!蹦沁叺馁Y金、技術、人才等優勢有機結合,從“單向輸血式”變成“雙向合作造血式”。
?
其次,山海協作是個系統工程,要求方方面面的總動員,更要求配套設施及服務的完整性,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瑣碎的工作,對大局的影響不可小視。
?
“山海協作”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不是形象、政績工程,需要各地干部結合新的實際,用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腳踏實地把既定的科學目標、好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魏董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