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須堅持守正創新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09日 點擊數: [添加收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正創新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守正創新等原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守正創新,反映了深厚的思想底蘊、重要的歷史經驗和鮮明的時代要求。

體現“魂脈”與“根脈”相結合的思想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展開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彰顯了堅定的守正創新理論特質,生動反映了馬克思主義這一“魂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脈”的有機結合。
堅守馬克思主義的“魂脈”。從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看,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它本身就是守正與創新辯證統一的過程。正如恩格斯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备母镩_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系激發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活力,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筑適應了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指出:“我們提出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section>
承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中國人具有守正的傳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酷吏列傳》中稱贊趙禹“據法守正”。唐代文學家皮日休在《鄙孝議下》中說:“有守正者,雖大孝不錄;為非者,雖小道必旌。則圣人之制,后何法焉?”中國人也富有創新的傳統?!爸腥A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睅浊昵?,我國先民就提出“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還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論述。這些論述與傳統文化中的“舊邦新命”“固本求新”“革故鼎新”等觀念,為守正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堅持守正創新,體現了“魂脈”與“根脈”的結合,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方法論指導。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只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能有堅實的基礎、明確的方向;只有不斷創新,守正才能獲得不竭的活力源泉。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注重堅持與發展相統一的歷史經驗
如何正確對待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也是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現實問題??茖W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為社會主義實踐提供了基本遵循。如果因為暫時的困難和眼前的挑戰而放棄基本原則,那就背離了社會主義的目的,走上了歪路、邪路。如果不顧時代的發展要求而教條式地對待基本原則,那就會扼殺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
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教訓,更加堅定了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改革開放伊始,社會上和黨內出現一些思想動向,造成了一部分人思想混亂。針對這種情況,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笆澜缭诎l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薄翱茖W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痹诜较騿栴}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更張。要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辯證統一起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例如,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面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運行方面出現的問題,我們無疑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來解決。但是,“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歷史和現實表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和“源”,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堅持的真理和正道。在這個問題上,守正,就是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創新,就是要實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向前發展。守正與創新相互促進,體現了堅持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既表現出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也表現出大膽地試、勇敢地改的決斷,守正創新結出累累碩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譜寫了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反映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干,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把牢守正的根本方向?!叭嫔罨母锉仨毤訌姾透纳泣h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黨同志要“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政令暢通,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改革開放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把準創新突破的重點。問題既是認識產生的邏輯起點,也是認識發展的重要動力。找準了問題,就找準了改革的“靶向”,找準了創新的切入點。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挑戰空前上升,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改革舉措要有鮮明指向性,奔著解決最突出的問題去。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強調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守正創新,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斑@‘三個進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條件?!逼渲?,進一步解放思想是思想前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首要任務,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關鍵所在,三者相互促進、辯證統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 打印文章 ]
综合热の国产热の潮在线_jizz国产在线_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下载_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