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19日 點擊數: [添加收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會議主題

深入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全黨上下一項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前提是精準理解把握。做到這一點,基礎是深入學習全會精神的主要內容,主要是深刻領悟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關鍵是把握大會主題。會議主題,是對會議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所形成的核心思路的高度凝練和概括,集中體現會議精神的核心要義和中心思想,體現會議的主要目的和意圖,是會議精神的靈魂和總綱。理解了會議主題,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了會議精神。

全會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主題,抓住了事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意義十分重大。全會精神非常豐富,包含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舉措,《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但這些改革精神和舉措都是緊緊圍繞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而展開,是對這一會議主題所蘊含核心思路的系統闡發。因而,全會主題必然成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靈魂和總綱。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兩個關鍵詞之間的深刻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方向和愿景,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動力和制度保障,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手段。一方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許多復雜矛盾和問題,必須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需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包括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內的黨和國家一切重大戰略部署,都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來謀劃和展開。因此,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改革,必須全面把握。

首先,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指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改革實踐創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標、改革策略、改革動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統闡述,提出一系列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思想武器。

其次,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求?!稕Q定》指出,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主要任務是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黨的二十大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即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因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經濟體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第三,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周年時,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意味著,一方面要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全會明確到2029年完成改革任務的時限要求,是時間表、路線圖,更是軍令狀,體現了改革的決心、信心和緊迫性。

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

《決定》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按照“五個注重”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要深刻把握其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

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稕Q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對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部署。提出要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著眼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著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等?!稕Q定》圍繞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提出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部署。

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稕Q定》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前瞻性、引領性布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允許科研類事業單位實行比一般事業單位更靈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實行企業化管理。

注重全面改革?!稕Q定》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框架下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在民主和法治領域改革方面,對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分別作出部署;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方面,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提出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稕Q定》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行國家安全體系改革。提出構建聯動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推進國家安全科技賦能,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體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圍繞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出軍隊改革舉措,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提出完善人民軍隊領導管理體制機制,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深化跨軍地改革。

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稕Q定》提出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


[ 打印文章 ]
综合热の国产热の潮在线_jizz国产在线_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下载_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