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范縣
逐夢“高精尖” —— 一座創新之城的不二抉擇
在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工程通過國家驗收;在中關村科學城所在的海淀區,平均每天誕生50家科技企業……
產業是實體經濟基礎,創新發展是唯一出路。連日來,記者在北京調研發現,加速聚集高端創新要素,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已成為北京這座千年古都、創新之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
從追求“大而全”轉向聚焦“高精尖”
“啥叫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有核心技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說。
伴隨一系列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建設高精尖產業主陣地,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增長。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只是5年前進一步明確城市戰略定位、重新再出發的北京發生深刻轉型的縮影。
從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功能謀發展,從追求“大而全”轉向聚焦“高精尖”,從向擴張要增長轉向向減量要質量——剝掉“白菜幫”,做好“白菜心”,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嚴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結合,內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雙向發力。
2014年,北京率先在全國制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截至2018年年底,批發零售、制造、農林牧漁等限制類行業新設市場主體數量下降明顯,占比從2013年的47.4%降至21.9%;科技服務業、文體娛樂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設市場主體占比從25.1%上升到50.5%。
據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
?
上一篇:兩個“全國第一”的背后 ——北京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07-31 ]
下一篇:我市啟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采訪活動[ 07-31 ]